福特汽車董事長比爾?福特說過, 一個好公司和一個偉大的公司的區別 在于 :一個好的公司能為顧客提供優 秀的產品和服務,而一個偉大的公司 不僅能為顧客提供優秀的產品和服務, 還竭盡全力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看來“好的公司”和“偉大公司” 區別在于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 是否對社會產生相應的社會效益。?
在烏麥爾?哈克的《新商業文明》 一書中提到,過去的企業增長普遍采用“狩獵的方式管理 方舟”,這一經濟增長模式預示著對員工、對競爭對手、 對供應鏈以及對于環境或顯性或隱性的傾軋。?
雖然追求經濟效益無可厚非,但是不應止于經濟效益。在當今信息爆炸、充滿競爭的時代,商業向善更應該 是每個商業主體必須承擔的責任。而最好的商業向善就是 將企業可持續發展,為社會創造的價值融入到商業價值 中,實現有機的統一。?
為何追求商業向善??
商業的本質是為了滿足消費者未被滿足的需求或者 為消費者創造新的需求,當今世界信息是透明的,消費者 對商業企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費者不再只關注品 質、服務,也在乎所使用的產品是否健康、環保,生產過 程是否無害。更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先天會令消費者產生 好感,占領消費者的心智世界,消費者也有余力為這部分 增值付出一定程度的溢價。?
另一方面,重視企業的社會效益對人才也會產生吸 引力,當下的人才越來越關注從事的事業的社會使命和工作的價值,而有社會價值的工作也令人才的幸福感更強。?
騰訊等企業將“科技向善”推出臺前,互聯網行業 經過前期的野蠻生長,在人口紅利效應降低的威脅下, 將社會效益融入到科技產品的開發中,帶著對客戶需求 的思考,帶著以人為本的理念,科技也變的不再冰冷, 從而讓企業在存量市場中再次挖掘出長期且可持續的增長新動能。?
2 月 5 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 投資者關系管理指引(征求意見稿)》, 這一意見中有一大亮點是首次將 ESG 信息納入到上市公司與投資者溝通的信 息范疇。?
這一變化代表對于上市公司的投 資判斷,除了要用財務指標(如股價、 市盈率等)來衡量外,也要用非財務指 標來衡量。ESG 包括環境績效、社會 績效和公司治理三個維度,主要代表了上市公司創造的社 會效益。如果上市公司財務指標很好,但是造成了更多的 環保問題、社會問題,那么就不是一家能夠可持續發展的 企業,也不是一家值得長期投資的公司。?
經過這場史無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盡管世界經濟 已經到了至暗時刻,但是人們對于可持續發展的思索卻愈 發深刻??沙掷m發展代表在每一次的經濟決策中,經濟效 益和社會效益的高度一致,也就是說既要正向的財務收 益,同時也要產生社會價值。商業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 互相拉動與反哺,從而實現良性的循環。?
履行社會責任、科技向善、金融向善其實殊途同歸, 本質上都是在說明商業發展的秘訣不在于傾軋,而在于協 作;不在于閉鎖,而在于開放,整體商業向善是大勢所趨。?
企業的社會責任本身就是商業責任,開放協作不是 紙上談兵,而是要主動擁抱產業鏈上下游、擁抱客戶以及 競爭對手,從而構筑更強的競爭優勢。?
本期封面是兩家央企積極履行其社會責任的故事。 在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央企業承擔了更重要、緊迫的社 會責任,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頂梁柱和國 家隊作用。在共克時艱的同時,央企自身的利潤還能實現 雙位數的增長,這是不容易的。?
無論央企還是民企,商業向善一定是大勢所趨,不 是單單履行社會責任,而是將商業向善貫徹到我們的此 身、此時、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