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A股,投資者對于分紅幾乎沒有概念,很多企業只從市場上融資,從來不會將賺取的利潤回饋給投資者。
但是在歐美日等成熟資本市場中,分紅是投資者獲得投資收益的重要來源,甚至比股價上漲帶來的收益更具確定性,也更能代表企業的盈利能力。
一般來說,在企業高速成長的階段,經營者需要進行各種類型的投資,擴大經營范圍,不論是雇用員工還是開設店鋪,購置新的生產線,都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因此不得不降低分紅比例。
然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之后,中國大多數行業的成長階段已經基本宣告終結,增量消失,開始進入到存量博弈的時代,而這時企業大規模投資布局、資本支出的時代已經結束。
原則上講,企業從大規模投入期進入了回報期,要將賺取的利潤作為分紅,回饋給投資者,作為其多年來支持企業應得的回報。
然而現實的情況卻并非如此樂觀,因為花錢永遠比賺錢容易,很多企業在先期投入上可能做得很堅決,大規模的投資布局不手軟,但到了需要盈利和分紅的階段,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有一些企業的問題則更加嚴重,明明能夠賺取利潤,仍然拒不分紅,這種企業就是將證券市場視為“融資市場”,沒有回報投資者的觀念。這是企業經營者商業道德出了問題,需要監管部門通過政策來引導甚至強制分紅。
最近幾年,證監會密集出臺了相關的分紅指導文件,要對多年來長期不分紅的上市公司進行嚴肅處理,鼓勵上市公司進行現金分紅的決心越來越強。在監管的引導下,2017年兩市分紅企業比例達到75%,金額合計約10705.72億元,同比增長21.88%,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2018年中報,現金分紅的趨勢仍在繼續發展,兩市新增了大量每10股派發現金5元或以上的案例,相比之下“10送10”等高送轉案例則同比下降。
相比分紅額度較高的美國市場,A股上市公司分紅回饋投資者的道路還很漫長,未來全市場的分紅總額還將不斷增長,這即是由政策催生,同時也是由產業發展從成長到成熟,從投入到產出的規律所決定的,因此分紅作為二級市場投資中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未來還將受到更多投資者的關注。
《英才》記者通過數據統計,發掘出最近三年以及最近五年里分紅最慷慨的上市公司,這些企業代表了中國上市公司回饋投資者的最高水平,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中國企業經營者的“良心”。
第一梯隊 連續五年5%以上
在證券投資中獲得收益,最重要的兩種方式分別是股票出售和現金分紅。但中國投資者大多鐘情于短線交易,因此對現金分紅方式一直比較淡漠,甚至是陌生。
實際上在不考慮股票價格漲跌的情況下,4%-5%的分紅額度是非常高效而且穩定的。高分紅股票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它們大多數是經過了高速成長期的成熟型企業,業務穩定,現金流充足,手握大把現金和未分配利潤。因此選擇高股息企業進行投資,天然就有安全、穩定的特點,適合長期持有。
特別是在熊市期間,如果沒有更好的投資機會,獲得分紅收入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尤其是那些能夠在多年時間里保持較高水平穩定分紅的公司,都是整個市場里分紅能力最強、給與股東回報最為慷慨的企業。
根據《英才》記者的統計,過去5年里股息率全都超過5%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永新股份(002041.SZ)、江鈴汽車(000550.SZ)、雅戈爾(600177.SH)、斯萊克(300382.SZ)、偉星股份(002003.SZ)五家企業。
這五家均處于行業發展的成熟期,屬于塑料包裝、汽車、服裝等較為傳統的行業,但這并沒有妨礙其每年賺取較高水平的利潤,例如塑料軟包裝企業永新股份從2015年以來,每年都可以靠20億左右的營業收入,獲得2億元左右歸屬凈利潤。
雅戈爾作為相對傳統的服裝企業,早已經不是各種財經頭條的???,凈利潤的增速也在不斷下降,但是憑借穩健的經營,服裝主業至今還能以63.55%的毛利率收獲30億以上的營業利潤,貨幣資金70多億元。
主營包括紐扣和拉鏈這種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主營業務,偉星股份竟然能夠收獲40%以上的毛利率,并且保持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連續增長,凈利潤自2017年開始突破了3億元大關,超過了非常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過去5年里,股息率全部超過6%。
主營業務為易拉罐生產設備的斯萊克股息率更高,連續5年每年超過8%,這甚至比兩市大多數企業的凈利潤都要高。與此同時,這家企業過去幾年的營業收入、凈利潤、預收賬款不斷增長,其經營仍然保持著健康穩定的狀態。
第二梯隊 連續5年4%以上
相比第一梯隊5%的股息率,能夠在過去5年達到4%的企業同樣值得關注。
特別是其中多年股息率能夠保持在穩定數據的企業,意味著其經營環境穩定,企業有確保長期穩定盈利的能力,并且在主觀上愿意承擔上市公司的責任,回報投資者。
從榜單中我們能夠看到,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全部達到了每年4%以上的股息率水平,其中水平最高的是中國銀行(601988.SH),但同時中國銀行的股價彈性也是五大行中最小的。但如果按照2006年上市至今計算,不計算每年的分紅,漲幅也超過了70%。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的股息率更低一些,但上市以來股價的波動更大,例如工商銀行上市以來已經上漲超過4倍,農業銀行上漲幅度130%以上。
總體來看,除了上漲四倍的工商銀行,幾大國有銀行都不會給投資者帶來超額回報,但多年來一直能在股價穩中有升的情況下,給投資者帶來穩定的分紅收益。
另外,主營燈具業務的陽光照明(600621.SH)、百貨公司徐家匯(002561.SZ)多年來股息率保持在基本相同的數字,確定性比較好;聯發股份(002394.SZ)上汽集團(600104.SH )、寧滬高速(600377.SH)、重慶水務(601158.SH)等上市公司,最近一兩年的分紅則體現出增長態勢,同樣可以讓投資者獲得比較穩定的股息收入。
如果觀察這些上市公司的股價走勢,可以看到最近一年多的時間里,其中大多數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一方面這是由于市場整體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股息率高的上市公司是機構投資者所喜歡的品種,其走勢大多由機構投資者的買賣行為所決定。因此其市盈率估值一直保持在市場平均水準以下,很少會有不理性的高估值出現。
這也是投資于高股息上市公司的重要理由之一:在成熟機構的掌控下,較少出現被高估風險。
高分紅集中于傳統產業
除了榜單中的這18家企業之外,市場上還有一些樂于分紅,分享發展成果的上市公司。
例如萬向系控股的植物蛋白飲料承德露露(000848.SZ),露露品牌在中國婦孺皆知,多年來在飲料行業中占據較高地位,每年的凈利潤都在4億元以上,毛利率50%左右,不僅有很好的盈利基礎,也有比較強烈的分紅意愿——萬向可以通過承德露露的分紅每年獲得20億元左右的流動資金,用來做金融、汽車等領域的多元化投資。
紡織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魯泰A(000726.SZ),也是兩市知名的分紅大戶,常年保持良好的分紅記錄,連續四年每年都進行了每10股5元的分紅:每10股2元、2.5元、2.8元,在很長的時間周期中分紅不斷增長,給了長期投資者以豐厚的股息回報。
魯泰A掌門人劉德銘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也并非富豪榜、慈善榜的???,甚至以其財力都無法入選這些榜單,但這并不妨礙其成為A股市場中穩健經營、回報投資者的典范企業家。
另外,格力電器(000651.SZ)、安徽合力(600671.SH)、大秦鐵路(601006.SH)、旗濱集團(601636.SH)等上市公司,也在較長的時間里保持了良好的分紅記錄。
可以發現這些企業都是在各個行業占據優勢競爭地位,并且打敗大量競爭對手,占據較高市場占有率的企業,例如魯泰A在全球高檔襯衫面料市場占有率高達30%,幾乎每個人都間接購買過魯泰的面料,大秦鐵路幾乎壟斷了北煤南運的大通道,安徽合力則和另外兩家同行一起,占據了國內叉車市場60%以上的市場份額。
在競爭優勢穩固的同時,這些企業大多面臨利潤增速降低,市場見頂的問題。但這些企業的掌舵者大多沒有斥資跨界、轉型,而是進行了更加理性務實的選擇——將大量利潤分配給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