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 上半年, 不少企業風險紛紛暴露,表面上看各有不同,但背后的原因都指向同一個問題——缺錢。
有的企業經營陷入困境,無法產生現金流,只能依靠融資借款維持生計,高昂的財務成本使其不堪重負。
有的企業主業不振,選擇跨界新興產業,最終發現絕大多數新興產業
公司,除了市場關注度高之外全都是問題:競爭激烈,燒錢不斷,不僅沒辦法改善企業的業績,反而耗盡了上市公司僅剩的“口糧”。
還有一些企業擴張過度,最終卻因為種種原因陷入窘境,但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對外部資源太過依賴。
整個2018 年, 以貴州茅臺(600519.SH) 和中國國旅(601888.SH)為代表的具有強大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的企業表現非常優秀,與上述問題企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因此,對于企業來說,現金創造能力是事關生死的大事。雖然喧囂的科技界仍然在推崇“去盈利化”,但大多數行業的企業家、投資者都逐漸開始意識到只有真實的盈利能力,才能帶來經營上和投資上的回報。
《英才》從2017 年開始對此類“現金奶?!毙推髽I做深入的挖掘和報道,為投資者梳理出一系列盈利能力強勁、現金流充沛、貨幣資金儲備雄厚的企業。對于投資者來說,更加重視企業現金流是否充沛,將決定其投資是否安全穩定可靠。
有了足夠的現金儲備和經營現金流入,上市公司才有可能在經濟波動、產業變化的過程中保持穩定狀態,甚至逆勢增長,并給投資者帶來足夠的回報。
選取標準
凈資產收益率ROE(加權)>10% ;
資產負債率<70% ;
貨幣資金>70 億元;
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計>100 億元;
凈利潤>30 億元
寶鋼股份(600019.SH)
始于2016 年的供給側改革,一舉將鋼鐵行業從嚴重虧損的泥沼中拉了出來,行業龍頭寶鋼股份當年凈利潤增長861.02%,2018 年更是達到了全年凈利潤215.65 億元的歷史最高水平。但是從2016 年開始,寶鋼股份雖然凈利潤不斷增長,可是其增速卻在不斷下降。雖然庫存并沒有出現大幅度的增長,但是預收賬款一直在下降的過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鋼鐵行業需求水平下降的現實情況。2019年一季報,寶鋼股份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雙負增長,市場一直擔心的情況終于出現了。但寶鋼股份作為行業內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上市公司,仍然在鋼鐵行業中擔當著中流砥柱的重要角色。
五糧液(000858.SZ)
2019 上半年,五糧液跑出了兩市亮眼的股價上漲表演——2019 年1 月3 日- 5 月16 日收盤累計漲幅超過120%,而同一時期白酒行業老大貴州茅臺的漲幅“僅有”65% 左右。2018 年以來,五糧液先后開啟了一系列轉型策略,包括清理五糧液品牌之外的其他品牌酒類、漲價、將七大營銷中心轉變為31 個“營銷戰區”等,這些舉措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品牌價值。由于市場上的貴州茅臺酒一瓶難求,因此很多高端白酒需求都轉向了五糧液,這些利好因素最終都促使五糧液2018 年報、2019 年一季報收入、利潤表現超過預期,股價的連續大幅上漲也順理成章。
上港集團(600018.SH)
上海港憑借其優越地址位置和腹地經濟,成為全球范圍內規模最大的港口。2018 年,公司集裝箱吞吐量再創新高,完成4201.0 萬標準箱,同比增長4.4%,連續9 年居集裝箱吞吐量全球首位??梢哉f憑借上海港所處的位置,上港集團就是一個具備區域壟斷性質的“稀缺資源”。在過去很長時間里,上港集團的股價表現都處在一個震蕩收縮的狀態中。上港集團自己也比較清楚,單純依靠港口業務很難實現業績增長的目標,尤其是在當前公司營收和利潤都達到較高基數背景下。為此,上港集團在金融投資和地產業務方面都進行了一些布局,但這些業務體量和公司傳統業務仍然相去甚遠。
濰柴動力(000338.SZ)
最早從2016 年開始,中國的重卡進入了銷售的景氣周期,到2018 年發展到買重卡需要排隊的程度。2019 年一季度,全國范圍內重卡銷售市場銷量再次遠超預期。這之前有不少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重卡的銷售將出現回落,但超過預期的重卡銷售意味著相關企業的盈利能力還將繼續持續下去。濰柴動力的發動機、整車和關鍵零部件業務占到整體收入比重的半壁江山,因此充分享受了本輪重卡產業鏈的繁榮周期。在2018 年86.58 億元凈利潤的高基數基礎上,2019 年一季報濰柴動力再次錄得35% 的凈利潤增長,交出了一份漂亮的開年成績單。
國投電力(600886.SH)
2016 年2 月以來,國投電力的股價表現一直比較穩定,從5 元左右一直上漲至8 元以上。2019 年一季報,國投電力保持了營收和利潤增長的勢頭,但是相比2018 年的水平減速明顯:一季度營業收入101.15億元, 同比增長7.64%, 歸母凈利10.40 億元, 同比增長6.14%, 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國投電力股價2019 年4 - 5 月間的快速下跌。雖然國投電力貴為中國最大的水電類上市公司之一,凈利潤達到40 億元級別,但相比市值3600 億元以上的行業龍頭長江電力,受到行情風吹草動的影響仍然比較大。
上海醫藥(601607.SH)
上海醫藥是國內醫藥分銷行業的龍頭企業,盈利能力強勁。自2016年開始,其每年凈利潤就已經攀上30億元水平,并且保持連年增長。美中不足的是,在2017、2018 兩年雖然歸屬凈利潤保持了10% 出頭的上漲,但扣非凈利潤卻出現了連續兩年的負增長,并且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一直不斷升高,到2018 年報已經突破60%達到63.4%。這些信號都顯示出上海醫藥雖然保持了較長時間的良好經營局面,但最近兩年同樣面對了一定的挑戰。2019 年一季報數據顯示,上海醫藥分銷業務占到業務總比重的87.65%,但毛利率只有7.01%,相比之下醫藥工業毛利率接近60%。顯然如果要保持較強的凈利潤增長水平,還是要更加依靠工業業務的成長。
中集集團(000039.SZ)
中集集團早在1996 年就占據了全球最大的集裝箱市場,成為中國集裝箱行業的龍頭企業。是一家老牌競爭優勢企業。但長時間以來股價呈周期性寬幅波動震蕩,市值規模始終不大。截至2019 年5 月17 日收盤市值仍然不到160 億元。2017 年公司凈利潤大幅度反彈達到25 億元級別,但在隨后的2018 年就陷入下滑,2019 年一季度出現負增長。資本市場表現方面,中集集團自2018 年初開始經歷了一波接近60% 的下跌。行業龍頭的地位可以使中集集團保持相對穩定的盈利能力和貨幣資金積累,但顯然受到行業周期波動的影響還是很明顯。
白云山(600332.SH)
大消費和醫藥歷來是在“熊市”行情中最抗跌的兩個品種,坊間有“喝酒吃藥”的說法。白云山恰好橫跨了大消費和大健康兩個最重要的逆周期行業。正因為如此,其股價表現逆大盤而動,2019 年以來累計上漲20%左右, 截至2019 年5 月17 日, 市值超過600 億元大關,股價距離歷史新高一步之遙。股價上漲的背后,是其自2015 年開始,歸屬凈利潤增長速度不斷提高,到2018 年報凈利潤已經達到34.41 億元,貨幣資金儲備也超過了160 億元,成為歷史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