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7 日,光伏設備龍頭邁為股 份(300751.SZ)公告,印度信實工業 擬向公司全資子公司新加坡邁為采購 太陽能異質結(HJT)電池生產設備整 線 8 條,采購總額超過公司 2021 年度 營業收入的 50%。次日,邁為股份開 盤走高,收盤上漲 11.36%。早在去年 12 月,邁為股份就與海外客戶 REC 集 團簽訂了 400MWHJT 電池整線設備訂 單,首次實現公司 HJT 設備走出國門。?
海外一直是光伏產業鏈企業爭奪 的重要戰場,像晶澳科技(002459. SZ)、晶科能源(688223.SH)、天合 光能(688559.SH)等光伏設備第二 梯隊的企業,主要收入均來自于海外, 而且隨著海外光伏設備需求增長,業 績增速相當可觀。?
歐洲供需缺口帶動國產光伏出海?
雖然在疫情反復、局部地緣沖突、 全球經濟下行的負面影響下,光伏產 業的發展迎來了很大的阻力,但不可 否認的是,歷經波折的中國光伏產業 鏈,逐漸走在了國際的前列,并且有 崛起的趨勢。?
早 在 8 年 前, 我 國 就 已 經 站 在 全球光伏市場之巔了。彼時中國新增 裝機容量達到了 12GW,同比增長了 232%,占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的三 分之一,接近歐洲 2013 年新增裝機 容量總和。這也代表全球光伏市場重 心的轉移,從以歐洲為核心區域逐步 轉向亞洲,中國超越老牌光伏重地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光伏市場。隨后的 2015-2018 年,國內的光伏產業鏈快 速發展,隨著產業格局的變化,中國 逐漸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生產市場, 全球光伏產業制造端各環節均開始向 中國集中。?
據統計,2020 年中國多晶硅、硅 片、電池片、組件產能分別占全球的 69%、93%、77% 和 69%。2021 年 我 國光伏制造端(多晶硅、硅片、電池、 組件)產值突破 7500 億元,其中硅片、 電池片、組件的出口額 284.3 億美元, 同比增長 41% 創歷史新高。 而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達到 54.88GW,雖不及年初預 期,但仍是歷史新高,超過 2017 年的 53GW,累計裝 機突破 300GW。?
當前全球光伏能源發 展的主要市場除了亞洲的中 國,就是歐洲。歐洲市場 是最主要的光伏市場之一, 據統計,2021 年歐洲光伏 裝機接近 30GW,占全球光伏裝機總量的 18% 左右,其中歐盟 25.9GW,是歐洲光伏的核心。?
因此,歐洲也是我國光伏出海的 重要方向之一。數據顯示,2021 年歐 洲是我國光伏產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場, 約占出口總額的 39%。?
2021 年光伏市場的原材料和運費 價格的上漲實際上并沒有影響歐盟對 光伏項目的實施,甚至在歐盟提出應 對氣候變化的一攬子計劃后,激發了 光伏市場需求的潛力。?
歐洲各國雖然有光伏產業鏈,但 事實上大部分還是要依賴于 進口。由于歐洲對能源進口 的依賴,為了盡早實現能 源獨立,對光伏裝機數有 明確的目標,歐盟給出的 2025 年裝機規模下限是達 到 50GW,以 1.2 左右的容 配比來計算,對應組件需求 在 60GW,而按照歐洲本土 當前的制造能力和開工率預 計 2025 年僅能完成 20GW 左右,也就是說有近 68%的需求缺口要通過進口滿足。?
短期國產光伏“出?!眽毫Σ恍?
長期來看,全球轉向新能源的腳 步是堅定的,不可否認光伏作為綠色 能源的主角地位,依托國內強大的制 造能力,“made in China”的光伏設備 出海也是必然趨勢。但是短期受到的 阻力也是不容忽視的。?
首先是地緣沖突是否會給歐洲帶 來能源危機。?
由于俄烏沖突的不斷發酵,俄羅 斯以不再出口能源來反制歐美勢力, 使得近期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價 格走高。而從美國前段時間也在考慮 啟用戰略儲備石油的舉動來看,雙方 “硬剛”似乎有從短期向中期發展的跡 象。4 月初,也有消息稱德法決策層甚 至已經在計劃放棄碳中和目標,回歸 化石能源,大力發展國內的煤炭行業。 要知道,歐洲光伏產業中,德國的裝 機量在歐洲排在第一位,而法國排在 第四位,這兩家如果政策生變,對歐 洲市場需求影響不小。?
若站在兩個歐美國家的決策層角 度來思考,也很容易理解,雖然歐洲 率先提出長期碳中和的目標,但相比 近在眼前的冬天發電、供暖問題,就 很容易作出選擇。事實上,對于歐洲 各國來講,化石能源仍然是核心,其 供給情況直接掛鉤本國的經濟生產生 活。顯然短期歐洲的首要任務就是能 源安全,在這個冬天來臨之前保證煤 炭、天然氣的本國供給。因此可以推 測的是,短期在 2022 年的裝機量和增 速大概率不及 2021 年。?
其次,國產光伏設備出海另一大 阻礙就是海運。?
近期上海疫情復燃,據了解,疫 情導致上海港和洋山港近三周沒有“動 過”,上海港 2021 年的吞吐量在 4703 萬標箱,位居全球第一,這樣一個重要 的貿易港口停運 3 周,損失難以估計。 即使當前逐漸復工,但耽擱的時間成本 也是不可逆的,難免會影響二季度業績。 雖然上海疫情算是短期不確定因素,但 依然是當前出口貿易的一大阻礙。?
海運運費方面,目前,歐洲航線 和美西航線的指數呈現回落跡象,但 依然居于高位。而當前國內光伏行業 產能有近 70% 出口,比例遠超化工、 汽車、輕工等行業,依然面臨國際海 運費高企的考驗。?
據海外業務收入占比近 70% 的晶 澳科技 2021 年 Q3 顯示,公司營業成 本為 224.49 億元,同比增長 73.4%, 而公司當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增速 才 56.32%,雖然業績增長很快,但是 成本增長更快,運費上漲無疑將影響 公司盈利水平。